2025年01月18日
微信

角声| 从200年中国教会浮华衰落思考未来发展之关键:洗尽铅华呈素姿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01月23日 20:02 |
播放

基督教自近代进入中国后,可谓出现了两次繁华阶段。

第一次是清末民国时代。在清末,因为基督教传教士的背后,是帝国的力量做后盾,因此在柔弱的清政府面前,不仅传教士享有种种特权,那些信教的信徒也同样享有特权,按照中国的俗语说,那就是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”。这种情况在老舍的小说中有精彩的描述。这种特权也是义和团运动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。正是这种特权的好处,带了大量信徒信主,教会规模空前发展,带来了那个时代基督教的繁荣。

及至清政府灭亡,民国建立,那些成长于教会学校的一代人,在进入民国政府掌握权力之后,基督教继续他的辉煌。

但是,这个时代的基督教辉煌是城市的辉煌,而对于广大穷苦落后的农村来说,基督教依然不是主流,即使那些基督教成为主流的乡村,基督教扮演的也是民间宗教的角色而已。

在那个基督教宣泄一时的时代,一场非基运动横扫大江南北,基督教受到重创。后来在社会运动下,也就褪去了华丽外衣。

基督教再次辉煌,是改革开放之后,过去严格的政策也随之改变,这个时候基督教人数的增长是飞快的。到了入世之后,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兴起,基督教开始从农村跟随着打工者群体来到了城市。有人说基督教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是农村包围城市。但是这个论点忽略了一点,那就是城市教会依然是农村打工者信徒建立的。

城市化之下的打工潮,让乡村富裕起来的同时,信徒们的经济状况也相继改变,加上国际资金让过去在农村捉襟见肘的教会一夜暴富。于是,基督教开启他的辉煌之旅。

这种背景下,大团队形式的教会联合开始出现,攻城略地,大有一夜之间百花盛开的感觉。

然而,我们看到这次基督教的辉煌与200年前、上一次宣教士依靠帝国后盾制造的辉煌截然不同。

上一次辉煌是传教士对落后中国在文化上的优势地位,对中国进行科技文化输入,当然这种输入,并不是专业的输入,也不是为文化而文化,而是以文化为传教工具。在大批留学生归国之后,开始探索中国未来道路的时候,宣教士的文化输入的业余路径开始褪色,中国人自己开始担纲改变中国的重任。

而这一次基督教辉煌,基督教信徒和传道人,本没有文化可言,他们更是以宗教为宗教。他的辉煌一方面仍然有帝国背景,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社会环境使然,在经过历次运动之后,民间宗教和文化相对贫乏,人们需要基督教来提供救赎和娱乐的功能。

两次基督教的辉煌,尽管有很多差异,比如在信教人群上,在传道人教育程度上等,但是他们有共同的地方,那就是相对浮华。尤其是这一次基督教在过去三十年的表现更是如此。

所谓浮华,也就是空有漂亮的外表,而无实质的内在。基督教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,从某些角度观察而言真可谓是如此。他们所花费大量的经济金钱精力,所贡献的不是为了内在的提升,而是为了“大”的外表。

基督教会注重的“大”,包括“大”教堂、“大”牧师、“大”影响、“大”教会。正是教会的主要精力在这些“大”上面,这些“大”带来了大排面、大排场,满足了当下基督教的虚荣心。

何为“大”教堂?(这里的教堂泛指聚会场所)显然这不仅仅指教堂的占地面积、建筑面积,还包括教堂的装修是否豪华,十字架的高度是否盖过周边建筑。如此大的建筑,至于里面坐多少人,那并不重要。

传统风格的中国教会一直有一种情结,那就是要让十字架高过城市的建筑。他们判断一个城市的福音是否兴盛,是以教堂之大和十字架之高为标准。在这种思维定势中,十字架的高度就是福音的高度。然而,我们必须知道,十字架的高度,并不等同于福音的高度。近代欧美的贩奴运动,可都是基督徒做的。而美国南方州的蓄奴中,也是基督徒。

追求“大”教堂的结果,是把大量的资金用在教堂的攀比之上,用在为豪华买单上,而对于基督教的神学和文化建设,则关心不大,也没有产生相应的结果。

“大”牧师之“大”显然指的是名声之大。在过去三十年中,产生了很多名牧,他们往往拥有或辉煌的学历背景,或光鲜的事奉履历,也不乏著作等身者。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,在这么一大群名牧中有些是有真才实学的,然而可惜的是,大部分都是只有“大”名气。正是“大”名气效应,让有的牧者以此为目标,把“名气”确立为自己追求的榜样。为了成为“大”牧者,有些人不惜造假自己的履历,比如有人说自己是某高官或者市长的私人牧者,甚至有的牧者把自己为教授或者副教授信徒施洗当做自己的名片。这些“大”牧者,不是为自己怎样传福音、怎样改变信徒的生命而思考,而是想着怎样向信徒炫耀自己向名人传过福音。

记得一个牧者,屡次向人炫耀,自己在火车上怎样用福音教育了一个教育局长的故事。而另一个牧者则常常小声地告诉信徒,自己在为某个市长传福音。这也不难理解,为什么教会更欢迎名人包括娱乐明星的加入。

尽管,过去三十年,基督教在人数规模上有了巨大的发展,但是基督教的社会影响力却并未有相应的变化。因此,可以看到现在往往教会所追求的“大”影响显然不是社会影响,而是教会圈子里的影响。这些教会成为著名教会,大江南北无不知晓,而出名的原因,不是因为文化和福音,可能是因为教会中的名人或者名牧,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社会因素,等等。

在教会圈子里的大影响,并不会外溢到社会。这造成教会资源的内耗,导致教会陷入内卷。

而教堂之大、牧者名气、教会圈子的影响力,这些被作为评价一个教会是否是“大”教会的标准。大教堂中,坐满了大量的来自各地慕名而来的信徒,讲台上讲道的是名牧,这样的教会,几乎成为很多教会的理想模式。

然而,这些“大”的背后,却没有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,同样也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。基督教文化,一直没有建立。直到今天,我们依然没有基督教的文学,市面流行的文学只能算是见证汇编。

但是,在突然的疫情之下,这种外表的“大”却突然衰落。大环境上来说,经济下行,国际环境变化,尤其是美国大选带来效应外溢.....这些都间接导致教会失去经济根基,显然在制造“大”的方面也就釜底抽薪,没有了那个能力。而具体的方面,我们也能看到,国际大环境和经济变化,让教会失去经济动力的同时,依赖教会的传道人,也同样陷入困境,这让传道人也失去了继续追求“大”的意愿。

教会被时代洗尽铅华呈素姿。

这让我们看到,教会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,在文化、社会等方面的欠缺,铅华过后,基督教被打回本来面目,教会内部的浮华心态,也不得不面对当下的窘境。

这告诉我们,福音的真正发展,不是表面的功夫,而是内在的成长。在经历两千年风霜的欧洲基督教,依然是欧洲的主流信仰,就因为他们在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扎实功底,让其经历的启蒙运动,不过是一场宗教的纠偏运动,打击了宗教的虚荣,让信仰文化获得更大空间,因此,西方的哲学文化,如果离开基督信仰文化,便无从谈起。

当下的中国基督教状况,让我们认识到现实,以更加冷静的心态思考基督教未来的发展。这是既是危,也是机,就看我们怎样回应了。

这次基督教浮华衰落之后,会不会之后的基督教发展依然是追求“大”的浮华模式,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新一代信徒的崛起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